羽毛球凭什么卖到300元?1只鹅造不出1个球

Connor 以太坊交易所 2025-05-15 3 0

短短两年,无论高端的还是平价的羽毛球,售价统统涨到翻倍。

明明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全民向运动,羽毛球怎么也悄然变身“刺客”了?

文 | Roxie 图 | 四象设计部

羽毛球凭什么卖到300元?1只鹅造不出1个球

高端羽毛球的价格已经涨到一筒300元往上,“雪上加霜”的是,羽毛球的耐用性不同于篮球,高水平运动者一场就会消耗好几个。

羽毛球为何如此金贵?它最重要的原料是羽毛,根据羽毛球世界联合会(BWF)的规定,一个标准的羽毛球需要16根羽毛,它们还得是方向相同、长度一致、粗细适中的刀翎毛。

而一只鹅/鸭单侧翅膀能提供的优质刀翎毛一般只有10根,也就是说,一只大鹅都做不出一个小小的羽毛球。

奥运会等顶级赛事所使用的羽毛球都是鹅毛球,因为鹅的成熟周期较长,鹅毛的羽梗更为粗壮,硬度也更胜一筹,鹅毛羽毛球在多拍击打后不容易蓬松,是有助于稳定球速的理想用球。

冷知识,国际比赛用的羽毛球不仅偏爱大鹅,还普遍选用左翅毛,据说是左翅的活动量稍低、磨损少,毛杆较为整齐,更易分拣和标准化生产,但并不意味着性能绝对比右翅毛更优越。

鹅毛出在鹅身上,而近年的鹅鸭产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肉鹅出栏量从2019年的6.34亿只跌至2023年的5.15亿只,肉鸭的出栏量则从48.78亿只跌至42.18亿只。

这还只是表象,更大的影响来自长日龄肉鸭产量的下跌。集中饲养的白羽肉鸭养殖时间太短(约35天),根本来不及生长出刀翎毛,制作羽毛球的肉鸭来源主要是南方养殖的长日龄肉鸭(超过50天)。

但由于规模化养殖效率高、成本低,长日龄肉鸭养殖量下降更为明显,从2019年的20亿只暴跌至2023年的12亿只,翎毛收购难度不断加大。

种种因素下,相较于2023年前,鸭毛、鹅毛价格基本都上浮了三、四倍,助推羽毛球价格不断升高。

除了供给端,当前中国羽毛球热度持续上涨,打球的人越来越多,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羽毛球的供不应求。

《2023大众运动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羽毛球的大众参与率高达46%,不仅超过乒乓球(34%),更远远碾压了广场舞(20%)这样的“国民运动”。

有观点认为,未来市场可能会转向碳音球(采用碳纤维、聚乙烯等人造材料制造),以缓解羽毛供应的压力。世界羽联也已经批准对人工合成羽毛球的使用,但根据顶级球员的测评,目前新产品的手感还无法彻底替代传统的羽毛球。

羽毛球虽小,却凝聚着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匠心,不断上涨的价格,也在提醒我们珍惜每一次挥拍的机会。比起羽毛球本身,更珍贵的还是与搭子共同创造的欢笑与回忆,你觉得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