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莱特币交易(ltc莱特币价格)

Connor 以太坊交易所 2025-03-12 10 0

  今年,有一类货币异军突起,成为了新生代的“避险”选择,而其涨幅却比黄金惊人的多的多,那就是以比特币、以太币和莱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如果你在后悔几年前没有配置北上广深的房地产,后悔没有赶上这波去产能带来的黑色系商品暴涨,那么看到今年比特币近400%的涨幅,你更应该为今年没有配置虚拟货币而落泪。言归正传,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针对严监管,虚拟货币以及ICO未来的路在哪里。

LTC-莱特币交易(ltc莱特币价格)

  什么是虚拟货币?什么是ICO?

  首先,为了满足不了解虚拟货币的部分读友的需求,我们先来讲讲虚拟货币的前世今生。我们知道,中本聪发现比特币区块链,打开了区块链这扇利国利民的窗户。由于比特币底层区块链技术独一无二的数字加密功能,它满足了去中心化的述求。举一个简单易懂的栗子,我们现在所有的股票交易都要通过清算所来记录,那么就存在清算所这一中心化所带来的运营风险,如果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记录每一笔交易,将数据直接存储到区块链中,由于其不能被篡改与覆盖的特性,交易的安全性就会变得非常稳固。但是,由于比特币挖矿所占用的资源较多,用比特币区块链技术交易的速度较慢的缘故,以以太网为首的机构们通过创建新的区块链网络来满足膨胀的需求,并更好的结合了虚拟与现实,逐步实现各种合约的服务,用户可以搭建各种应用。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是区块链技术与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在众筹领域的最新应用和发展,区块链初创公司以发行数字代币的方式交换投资人手中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BTC)或以太币(ETH)等。发行的代币成为日后使用对应区块链项目的凭证,也同样可以在二级市场或者一些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交易。就好比IPO,是公司用股权份额换取资金,而ICO中的资金就是所谓的虚拟货币。本来是一次革命性突破与进步的开始,ICO大大加快了企业融资的效率以及虚拟货币的推广,但市场却出现了大量投机者,大量融资公司的底层技术根本就不是区块链的技术,只是单纯的资本炒作哄抬价格,击鼓传花;有些融资方而仅仅是通过持有融来的比特币赚取数字货币升值的利润,而不是将资本投入到项目的开发中。正如下面这个名字扎眼的虚拟货币,一天之内上涨370%!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2016年以前P2P泛滥的情景,大量公司打着P2P的幌子进行非法集资,也有很多公司跑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很多投资者为了短期暴利而进场,却损兵折将。

  国内监管趋严 ICO寒冬来临

LTC-莱特币交易(ltc莱特币价格)

  由于发起ICO项目不需要任何监管机构审批即可向公众募资,也基本没有高门槛的限制,导致该领域出现了极大的泡沫与非法集资的情况。于是,9月2日,对于积聚风险的ICO,中国监管终于出手,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99号文,启动对ICO的清理整顿。文件中明确,ICO本质上属于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募集,以及涉及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其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全面摸排、一律叫停ICO新发行的项目;第二对已完成的ICO项目要进行逐案研判;第三针对大众发行的要清退,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两天后,监管级别再次升高,与99号文相比,9月4日七部门联合出台的公告虽定性、内容基本一致,但行文规格更高、监管力度更大,监管要求也更加具体。

  随着监管的一纸禁令,多家ICO平台相继暂停服务,各家虚拟货币全线跳水。据全球虚拟货币统计网站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北京时间9月4日凌晨2点左右网站统计的1101种虚拟货币总市值为1622.7亿美元,但截至北京时间9月4日20:30总市值下滑为1462.6亿美元,也就是说,在18个小时的时间里,全球虚拟货币总市值蒸发了1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45亿元),跌幅高达10%。

  海外监管频频出招 态度不及中国强硬

  而ICO在国际市场上也掀起了大风浪。根据金融研究公司Autonomous发布的报告,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总共455家区块链公司累计获得融资额为19.47亿美元。而今年以来,科技创业公司通过ICO共融资近13亿美元。ICO项目迄今为止已经产生了千亿美元级的数字资产泡沫。“不喝泡沫,便喝不到啤酒”成了投资者们竞相追逐的口号。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国家政府也都相继开始关注虚拟货币的监管。美国证监会(SEC)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警告市场参与者即便使用了区块链技术,虚拟组织发起的要约或销售仍受到联邦证券法律的管辖,从而起到规范市场的效果,这也使得美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Bitfinex宣布将不再为美国投资者提供该交易平台上线的部分ICO代币;日本内阁会议也于今年3月末通过《关于虚拟货币交换业者的内阁府令》,其中规定,从事虚拟货币买卖和虚拟货币间交换业务的公司,需要在政府登录申请;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或者计划向金融科技行业推行监管制度,防止金融风险,其中包括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尼、泰国等国家。

  规范ICO利于金融维稳 投资者谨慎防止踩雷

  那么投资者又该何去何从呢?央行在文件中指出,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对于尚未在交易市场上市交易的代币而言,按照发行价退币即可。而对于已经上市交易的品种,代币几经换手,不同的投资者成本差异很大,盈亏程度不同,便很难确定一个各方都满意的退币方案,需要根据个案来谈。目前需要根据监管要求,各地进行摸排、自查是正确的做法,先要搞清楚有多少非法融资行为,有序清退,不要引起市场的过度恐慌,避免发生挤兑、踩踏等事件。对于ICO被叫停,我们认为这与之前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关于维护金融稳定的要求有关。主要讲究是一个态度,避免事情继续发酵,向刑法犯罪领域演变。

  但是,有阴影代表着有阳光,对于虚拟货币以及ICO融资模式的未来前景仍然看好。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的潜力、数字货币提供的融资便利都是对市场乃至生活的质的提高,未来仍将会有更多的规范的ICO诞生,但是披着数字货币外衣,实则非法集资的行为将受到强监管与取替。监管的加强并不是对ICO模式的否定,就好比2000年美国科技股吹破的泡沫, 而并未抑制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正如去年加强P2P监管后,大量“山寨”公司纷纷跑路或破产,而留在市场中的则都是较为优质的真正P2P企业。也建议投资者们在选择虚拟货币进行投资的时候警惕陷阱,以短期暴利为目标的心态容易踩雷。

  作者:张一鹤 CFA,方蓬

  平安信托财富产品部 策略与投资顾问团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应视为要约、招揽、邀请、宣传、诱使或其他任何建议或推荐,并不能仅依靠此文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也不构成任何承诺。平安信托不对因使用此报告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评论